【燒傷病區特點】
燒傷病區的任務是收治燒傷病人并行全面功能康復的醫療單元。中小醫院燒傷病區建筑和設備需做到無塵、無煙霧和無致病菌。需便于清洗、消毒和通風,也要適于搶救工作的需要。病房空氣經常保持新鮮,能調節溫度,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即往傳統燒傷病區設置是全封閉的隔離病區、無菌病區、潔凈病區,治療藥物是殺(SD-Ag)、干燥切痂植皮封閉創面,其目的在于預防燒傷的患者被感染。據調查,燒傷患者的直接死因中,由于感染所造成的死亡仍居高不下。
【燒傷病區設置】
1燒傷病房的設施和劃分應遵循如下原則,僅供參考
(1)潔凈性原則燒傷病房的建立,應設立在相對隔離的范圍,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病區應設有內外走廊,外走廊為探視通道及垃圾、污染敷料送出通道。內走廊為清潔物品、敷料及病人與工作人員進出的通道,以減少醫院內感染。病房內墻壁及地板貼瓷磚,墻角呈圓形,便于清洗消毒。每個房間應有2扇以上的窗戶以便通風;門窗應能緊閉并能安置紗窗、紗門,裝有空調等室溫調節設備及空氣凈化裝置,有條件的醫院可設置層流病房。
(2)實用性原則病區布置應便于觀察病人病情和搶救病人,且有利于病人休息和治療。監護室、搶救室應設立在護士站最近的位置,既便于護士觀察、搶救病人,又利于其他病人休息。設備設置配套,要方便病人,有利于工作。每個病區應依次設有營養配制室、儀器室、病人活動室、清創換藥室、浸浴室、污物處置室、儲藏室、護士站、治療室、辦公室、會議室和值班室等輔助室。
(3)規范化原則為了給病人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和休息環境,病區布局應便于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每個病室根據條件應配備暖氣、空調、壁櫥、洗漱間,中心供氧裝置及中心吸引裝置等。室內物品固定,并對每個單元用品進行編號、標記。
(4)效益性原則無論是醫療、搶救和護理工作,都必須堅持效益第一,即用最短的時間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務。所以,在病區布局上應充分考慮有利于提高醫護人員有效工時單位值。
2病區劃分
燒傷病房根據功能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區
(1)工作人員區為工作人員更換工作服和鞋、戴口罩和帽子以及刷洗手之用。設有工作人員用衛生間、浴室、更衣室、辦公室、示教室、值班室等。
(2)緩沖區利用輔助間作為中間地帶,把工作人員區與病區隔開,使病區相對集中,以便于管理及減少感染機會。燒傷病房常設的輔助間有配餐室、體療室、浸浴室、入院處置室、換藥室、清創室、儀器室等。
(3)病房區根據病情又可將病房劃分為三個區域:嚴格隔離區,主要收治50%以上燒傷面積病人,吸入性損傷病人,危、重燒傷病人;一般隔離區,主要收治30%~50%的燒傷病人及特殊部位燒傷的病人,有條件的單位可將以上兩區設置在同一層樓內,作為重燒傷病區;普通病房區,主要收治燒傷面積小于30%的病人及燒傷后康復的病人;污物區,此區作為病人家屬探視,污染敷料、污染被服的運送、處理通道,含污物處理間。
3建筑布局
(1)監護室設在離護士站最近的位置。由專人護理時,可設置在人員流動少的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減少醫院內感染。監護室內可設2個套間病房,收治2~4名重癥燒傷病人。一般情況下,每個房間收治1名病人,特殊情況下,同一間房可同時收治2名同期燒傷中病人,但每床占有面積<15m2。一般燒傷監護室應設置為面對面或并排的2間房,中間或病室正對面設護士站。這樣1個護士可同時監護2~4名大面積燒傷病人。室內配置衛生間,便于病人的生活護理;套間外設置外走廊以便于探視者隔窗探視病人;護士站應有工作站、治療室、處置室、儲藏室組成。
(2)普通病區普通病區收治中小面積燒傷和特殊部位燒傷病人。每室設置2~3張床位,床與床之間的距離<1m,整個病區設30~35張床位較為合適。應設換藥室2間,1間為清創室,另1間為污染創面換藥室。
(3)康復區康復病室的布置與普通病室相同,收治燒傷修復期的病人。每室可設2~6張床位,另設換藥室、康復功能鍛煉室、娛樂休息室。普通病區和康復病區所需的工作人員、清潔處置室、辦公室、治療室、敷料室、污物清洗室、配餐室、會客室、廁所和污物出口可共用。
(4)專科手術室有條件的醫院可設置燒傷??剖中g室,??剖中g室內應嚴格劃分限制區、半限制區和非限制區;限制區包括手術間、洗手間、無菌器械敷料室、手術預備室、麻醉恢復室等;手術間應劃分無菌手術間與感染手術間;手術間內只允許放置必要的器械與物品,如手術床、無影燈、麻醉車、麻醉機、輸液架等,以減少塵埃堆積或細菌附著。
4設施配備
(1)燒傷普通病區應有空調設備,中心供氧和中心負壓吸引管道。室溫冬季控制在30~36℃,夏季控制在28~30℃。為保持病人局部溫度,可配備紅外線保溫燈或自動調節高度的紅外線溫控器。另外應配置能調節體位的病床或翻身床,每床配備床頭柜、壁柜、立燈或床頭燈、掛窗簾、輸液天軌、各種護架(包括各關節功能部位支架或護架)、紅燈或對講系統,以方便病人與醫務人員之間的聯系。病區內還需配備急救車、移動心電監護儀、功能康復訓練床及訓練器具、燒傷疤痕治療儀等。
(2)監護室除具備普通病室必需的設施以外,還需配備以下設備:每張床的墻面安裝固定的多功能心電監護儀、肺功能監護儀或攝像電視裝置,每間監護室內應由人工呼吸機、氣管插管設備、輸液泵、超聲霧化機(或中心吸引裝置)、中心供氧裝置、空氣自動滅菌機或紫外線照射儀。室內墻壁上應有室溫計及掛鐘。房間應設置放置翻身用的海綿墊、紗墊、護理用具及病人生活用品的壁柜。監護室的護士站應有單獨的治療室及處置室,有放置消毒液的洗手盆架及隔離鞋架、隔離衣架,設置病歷柜、藥品柜,注射治療盤,治療操作臺配有各種治療常用器具及書寫臺等。
(3)康復區應配備可調節體位的病床,基本設備應包括床旁椅、褥墊、棉被、毛毯、枕芯、枕套、被單、被套、熱水瓶、臉盆、餐具1套,必要時加橡皮單。室內裝日光燈、床頭燈、信號燈、地燈、電源插座、紗窗、窗簾及活動屏風或掛床簾。有條件的醫院可配備冷暖空調、掛式電視機、床旁電話、中心氧氣及負壓吸引裝置,房頂設輸液天軌、病房內設洗手池、廁所及沐浴設備。
【注意事項】
1建立隔離病房
燒傷病區內可改建1~2間隔離病房。隔離病房主要收治燒傷創面出現特殊細菌感染患者及燒傷時伴有肝炎、結核、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患者,明確診斷后應將這類患者及時轉移到隔離病房,按照傳染病房要求管理。各項護理人員應穿隔離衣或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及各項護理操作盡量集中時間進行,安排專業人員操作,操作后消毒液洗手,創面或傷口敷料予以單獨特殊處理。用過的器械先滅菌后再清洗-消毒-滅菌,病房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30~60min。
2 隔離病房建立消毒登記制度和細菌學檢測
扎扎實實做好基礎護理工作,采用濕式清掃床鋪,做到一人一套一刷一消毒,一柜、一巾,生活用具一用一消毒,治療用具一用一更換一消毒?;颊叱鲈汉蟛》窟M行終末消毒,甲醛熏蒸。亦可采用紫外線+艾條熏蒸法:中醫用的艾條(長20cm,直徑2cm),45m2的房間用3根,先將房內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關閉紫外線,將艾條放置成對角線三點點燃,關閉門窗,2小時后開門窗即可進住患者。登記紫外線燈管累積使用時間,使用到達750小時必須更換。病區空氣細菌培養每月2次,細菌數超標者再重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