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即將接近尾聲之際,12月 10日,一場大咖云集的學術盛宴在線開啟,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承辦,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中國燒傷創瘍雜志協辦的“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十八屆全國燒傷與創面修復學術會議”在線上如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燒傷創瘍及創面修復臨床專家、醫生及研究生共約1000余人同期相聚線上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就再生醫療技術在燒傷創瘍等多學科的臨床規范應用展開交流,展示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基礎和臨床研究新進展,提高燒傷創瘍在全國范圍的醫療和學術水平。
本屆會議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方進勇教授全程主持,大會伊始,方教授特別指出我專委會為積極響應上級關于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術活動的有序開展,幾經周折的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燒傷與創面修復學術會議暨第十屆仲景論壇終于和大家見面了,本次會議原計劃今年十月份在河南南陽舉辦,是中國·南陽第十六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的一部分,河南大學南石醫院前期做了大量會議籌備工作,無奈因疫情原因無法按期舉行,現只能采用線上開展學術交流的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目的是進一步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推動創面修復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全面提升創面修復能力和規范化水平。
大會特別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周建大教授,燒傷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博導及博士后合作導師、廣西重點學科(外科學)學科帶頭人唐乾利教授,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俊祥教授和國際再生醫學與創面修復學會總裁、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美國徐榮祥基金會總裁徐鵬先生為大會做開幕致辭。
致辭中周建大教授首先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同道們參加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2022年的學術年會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中醫是我們祖國的傳統醫學,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在中華民族發展創新的歷史上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作用。中醫有許多好的東西,但由于研究方法、文化背景的不同,外國人不能理解和接受。而要把中國的醫學文化推向世界,站在一個新的世界的巔峰上去,那就只有一條路,只能走中西醫結合之路。發展中西醫結合,首先得加強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這三支力量的團結,合作,相互學習,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并肩前行。相信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中西醫結合燒傷診斷、治療和研究工作一定會越做越好。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譜中西醫結合事業新篇章,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貢獻力量。
唐乾利教授表示自己不論是作為主委還是名譽主委都高度關注專委會的學術動態、技術進步及發展前景,并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燒傷創瘍與創面修復事業及再生復原科學發展的各位領導、各位同道表示感謝。唐乾利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歷程,總結了燒傷專委會近幾年來在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績,并表達了通過成果分享、彼此學習、相互啟迪,共商醫技、繁榮學術、開拓創新,共同推進中西醫結合創面修復及再生復原科學事業跨上一個新的臺階的希望,不斷提升相關專業醫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患者。
趙俊祥院長代表南石醫院向本次學術會議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并介紹了南石醫院的發展歷程,回顧了與徐榮祥教授結緣的歷史,趙院長稱今天的會議是在疫情之下召開的極為珍貴的醫療學術會議,會集了全國燒傷、慢創治療名模大碗積極參與,大家都是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有著豐碩的科研成果,有著對燒傷、慢創修復事業執著的情懷。本次活動的成功組織源于主辦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歷屆學術會議的召開為全國燒傷、慢創臨床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南石醫院也是受益的單位之一,醫療技術得到了不斷地提升和完善。
徐鵬總裁在致辭中向與會代表分享了當前再生科學在國際上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并稱如今的社會隨著技術的發達,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燒傷領域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根據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發生質的變化。根據不同國家的發展水平,老齡化現象開始越發顯現并因此涌現出許多新的問題,需要做好盡早地做好布局,國內的燒傷學術環境和燒傷所產生的經濟也將與創面修復、創面護理進行一個非常特殊的整合,通過跨科室、跨學術、多領域的合作,會重構一個全新的燒傷、創面修復的學術的平臺和領域。因此,在座的各位專家、醫護人員,作為燒傷、創面修復、再生這些行業的領航者,將要肩負起領航者的責任,去幫助世界的燒傷創瘍領域參與大重構,為形成真正的有凝聚力、互信、互助、互利的國際燒傷創瘍護理的大平臺而共同努力。
緊接著,大會進入學術交流環節。上午的學術交流是主題發言內容:
首先,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唐乾利教授以《皮膚再生醫療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展望》為題向與會代表系統闡述了燒傷皮膚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歷程,并結合了大量的臨床案例及研究數據論證了再生醫療技術的優越性及先進性。唐教授強調,科學的發展歷來沒有固定的模式,創面修復及皮膚潰瘍研究的未來成就站立在今天的成就之上是必然無疑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來研究可通過總結、繼承前人的思想和經驗,結合現代成果,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中醫與西醫相結合的方法(如皮膚再生醫療技術),探索提高皮膚潰瘍療效的正確途徑和療法,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體表皮膚潰瘍譜寫新的篇章。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劉旭盛教授以《創面處理的進展與思考》為題全面地介紹了當前針對臨床上常見的各種創面所使用的各類臨床治療方法、實施技術及相應的臨床設備、常用藥物等,并理論結合實際,從技術原理出發結合大量臨床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臨床應用過程及結果,為與會代表提供了更多臨床思路及經驗指導。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遼寧省肛腸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柳越冬教授以《創面再生醫療技術在肛腸病術后創面的應用》為題從再生醫療技術基礎理論、MEBO藥物組成、實驗對比結果、臨床應用案例、機制研究以及技術規范、注意事項等角度詳細介紹了再生醫療技術應用于肛腸病術后創面治療的臨床應用優勢,并強調肛腸病術后創面愈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需要提倡創面管理,而應用再生醫療技術可以為肛腸病術后創面提供一個更為舒適有效的創面愈合環境。
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俊祥教授以《聚焦學科建設、推動醫院優質高效發展》為題聲情并茂的介紹了南石醫院的艱苦奮斗創業史,并強調確認學科發展方向、明確醫院發展目標的重要性,要以“強勢學科”為引領、加強八大中心建設,建設“專病診療中心”、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總之,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健康為目標,是衛生健康工作者不竭的動力之源、奮斗之本。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周建大教授以《瘢痕十年》為題,系統闡述了瘢痕的病理生理及瘢痕的預防和治療原則,并指出疤痕防治在當今已經日益成為臨床實踐中的工作重點,但由于瘢痕發生機制復雜,受 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在臨床上對于瘢痕的防治,要在已有傳統手段的基礎上,針對性地結合多種新型技術方法,研究更為有效的精準化治療方案。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學博士辛世勇教授以《中醫理念下原位再生醫療技術在肛腸病術后創面的應用》為題介紹了中醫傳統瘡瘍理論下對肛腸病的治療與原位再生技術對肛腸病的治療對比,并得出結論,原位再生技術代表藥物MEBO可有效緩解肛腸術后創面疼痛、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面愈合、減少瘢痕增生,本試驗治療過程中未見患者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和不安全事件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下午的學術交流設了兩個分會場,分別是燒傷及創面修復分會場和創面護理分會場。
在燒傷及創面修復分會場,特別邀請了13位資深再生醫療技術專家進行了專題分享。分別由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丁明華主任分享了《創瘍再生醫療技術在中國特色創面診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北京市豐臺區中醫醫院陳永翀主任分享了《關節裸露創面的再生修復療效與經驗分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杰輝主任分享了《皮膚再生醫療技術治療大面積磷酸燒傷的臨床體會》,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何仁亮主任分享了《微粒皮種植技術臨床應用》,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燒傷中心楊洪主任分享了《面部燒傷再生醫療技術規范化治療》,重慶三峽醫專附屬人民醫院賴登祥主任分享了《再生醫療創面修復分級診療探索》,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黃洋輝主任分享了《知“足”方能治足,急診科治療糖尿病足病例分享》,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陳錚主任分享了《再生醫療技術治療體表惡性腫瘤潰瘍的臨床應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王世軍主任分享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糖尿病足病》,臨汾市中心醫院馬建明主任分享了《MEBT/MEBO在頭面部深度燒傷創面治療中的應用》,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劉衛民主任分享了《肛腸創面疾病的慢創修復理念與臨床實踐》,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王鄉寧主任分享了《淺談燒傷創瘍科的發展》,聯勤保障部隊第990醫院尚新志主任分享了《淺談燒傷后肺水腫的產生和治療》。本場會議通過專家們針對應用再生醫療技術救治燒傷、體表難愈合創面的體會和經典案例的交流分享,達到了知識交流、理念交流、技術交流、經驗交流,提高燒傷整形、慢性難愈合創面治療水平的目的。
在創面護理分會場,特別邀請了15位護士長進行了專題分享。分別由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張何麗護士長分享了《創瘍再生醫療技術治療肛周壞死性筋膜炎的綜合護理干預》,中鐵十二局集團中心醫院張麗護士長分享了《創瘍再生醫療技術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整體優質護理》,北京市豐臺區中醫醫院解璦瑛護士長分享了《燒傷再生醫學療法治療兒童燒傷舒適性護理效果評估》,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葉菁護士長分享了《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楊淑萍護士長分享了《舒適化理念在小兒燒傷再生治療中的創新應用》,北京市豐臺區中醫醫院于雅征護士長分享了《大面積特重度燒傷實施“干”轉“濕”治療的病情特點與護理》,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閭娜護士長分享了《糖尿病足的護理體會》,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中心鄒宇麗護士長分享了《再生醫療技術(MEBT)在慢性難愈合創面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河北省第八人民醫院劉娟護士長分享了《壓力性損傷的護理》,洛陽第三人民醫院樊曉華護士長分享了《一例IV 級急性放射性皮炎處理案例分享》,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時新芳護士長分享了《姑息創面再生治療技術在Ⅲ期~Ⅳ期壓瘡中的治療效果》,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院楊巧玲護士長分享了《再生技術聯合生長因子及紅光輔助治療創面愈合的應用效果觀察》,鶴壁市人民醫院李敏護士長分享了《一例干性壞疽截趾后重生》,焦煤中央醫院璩蒙蒙護士長分享了《膝下截肢后殘余創面治療體會》,航空工業襄陽醫院肖瑞護士長分享了《一例重度燒傷患者并發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應用濕潤燒傷膏治療的護理體會》。隨著臨床疾病譜的改變,慢性難愈合創面越來越多,創面處理工作也逐漸有醫生負責轉變到有專業護理人員負責,使復雜傷口能夠得到更加專業化的護理,臨床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技能。15位護士長從不同的角度給與會代表帶來了難愈合創面護理特點,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慢性難愈合創面作用體會,對促進患者的創面愈合起到極大作用。

大會交流結束,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方進勇教授進行了大會總結致辭,方教授首先對以上交流專家以及線上參加本屆會議的參會代表表示感謝,通過一天的學術交流實現了預期的目的,并表示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醫生與專家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需要更多的組織和機構的支持,也需要形成更專業的聯盟型的學術組織,協力更多資源為再生醫學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也期待在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世界化發展的征程中為中國醫藥技術走向世界開創出新的路徑。而今,站在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世界化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更需堅守為再生醫學奮斗的初心,在傳承歷史的基礎上努力將之發揚光大,將其打造成以中國再生醫學影響世界再生醫學的更有力量、更有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以發展中國再生醫學大責任的擔當,全力推動中國再生醫學世界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本次大會在發言者精彩的演講、豐富的臨床案例、突出的臨床效果中勝利結束,此次的學術交流達到了溝通思想,探討學術,切磋臨床經驗的良好效果。本屆會議的圓滿召開讓更多燒傷創瘍領域的臨床專家更加深入了解和認識了再生醫療技術的新發展,也為再生醫療技術在多學科領域的應用發展注入了嶄新的學術活力!
站在新起點,讓我們攜手更多力量,深度弘揚再生科學的精髓,不斷開辟新的學術陣地,用科學和技術之力推動再生醫學的發展,不斷夯實學術和再生醫學共同體,為行業發展和醫學進步貢獻智慧,為人類健康事業和生命質量的提升不斷深耕和助力!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
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