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2日訊 12月12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會(下稱“基金會”)定點醫院簽約授牌儀式在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舉行,標志著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正式成為該公益基金會指定定點醫院。今后,在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就診的燒傷、創瘍類貧困患者(由醫院協助患者申請),在治療費用上有望得到該公益基金會的一定補助。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基金管委會委員陳寶琪、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基金管委會委員兼辦公室主任張坤、中國中西醫結合燒傷專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岳敏、北京榮祥再生醫學研究所副所長 付子俊、中國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四川辦事處主任賈永健、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楊瀅等出席了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基金管委會委員陳寶琪對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成為基金會定點醫院表示祝賀,并高度贊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多年來在再生醫療技術的推廣和臨床救治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今后,基金會將與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共同攜手推動再生醫療技術在各類燒傷、難愈性創面等方面的應用與發展,為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楊瀅副院長表示,中國紅基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會長期致力于發揚人體再生復原科學的先進生產力作用,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推動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及再生醫療復原技術的全面發展。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將以此次簽約授牌儀為契機,借助基金會這個平臺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燒傷是一項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燒傷每年導致約26.5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燒傷二病區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即接觸并使用燒傷濕潤暴露療法用于燒傷病人的專門救治,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減少了患者的醫療支出,最大限度減少了患者的致殘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曾經有患者因爆炸致“復合傷、全身大面積燒傷,氣道阻塞、開放性氣胸、骨盆粉粉碎性骨折”,全療程使用燒傷濕潤暴露療法技術,最終成功回到自己原來的工作崗位;一糖尿病足潰瘍伴皮膚缺損患者,對治療已經失去信心并抵觸治療,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通過使用皮簇內置術讓患者無痛苦狀況下順利痊愈;一長期臥床老年患者,骶尾部壓瘡,再生醫療技術讓創面完全愈合,減輕了患者的家屬的負擔……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梁隆斌教授說。
授牌儀式結束后,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還組織召開了相關學術交流活動,專家們齊聚一堂,對我國組織修復與再生生命方面的最新學術進展進行了熱烈討論。
新聞鏈接: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團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于2015年10月在北京成立,其宗旨為:繼承和傳播徐榮祥教授創立的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弘揚其一生致力于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饡酒鹕鐣喔蟮牧α?,采用徐榮祥教授發明的燒傷再生醫療技術救治了很多不幸被燒燙傷的患者,使他們回歸社會,讓他們不再受到歧視。而徐榮祥教授是我國知名生命科學家,是人體再生復原科學的創立者,是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的發明人,他把為人類生命健康而奮斗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燒傷二病區承擔了四川省成都市城北區域燒傷病人的救治。2015年,醫院建立了燒傷病人重癥監護病房、配置多功能燒燙傷治療儀、Trigger呼吸機、Zimmer電動取皮機、網狀制皮機、外科手術顯微鏡、負壓封閉引流(VSD)系統、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儀、多參數監護儀、全自動血生化分析儀、微量輸液泵等先進的醫療設備,為救治患者打造了堅實的硬件設施。醫院在全面、全療程使用再生醫療技術用于燒傷病人的救治,特別是在糖尿病足潰瘍、壓力性損傷、靜脈性潰瘍等難治性潰瘍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在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自身掌握該項技術的同時,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委會常務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燒傷專委會委員,成都市燒傷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梁隆斌教授在川內各地開展“從城市到鄉村:燒傷濕潤暴露療法”醫師培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燒傷濕潤暴露療法知識和技能的醫生,讓這些醫生進一步發揚光大再生醫療技術,讓更多的人受益。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作為成都市城北區域救治中心,醫院將聯合基金會,利用優質的臨床資源,讓患者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為燒傷、創瘍類貧困患者撐起健康的蔚藍的天空。